为深入贯彻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安全发展理念,切实提升项目应急处置能力,西北分公司近期统筹部署,组织安康桃花里项目、铜川职院项目、霍尔果斯农副产品项目开展安全应急演练,以“实战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”演练筑牢安全生产防线,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。
统筹部署:构建联合应急演练体系
分公司以“安全生产月”为契机,成立专项领导小组,协同各项目针对各自施工特点,结合火灾、高空作业、急救等多发性风险场景,根据“统一指挥、分级负责、协同联动”原则。联合属地消防、急救、安监等部门,构建“政企联动、医企协作、参建协同”的应急演练体系。例如,安康桃花里项目联合安康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、安康市人民医院开展消防演练,安康市人民医院医生则针对创伤包扎、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进行讲解,提升人员自救互救能力。
实战演练:多维场景检验应急处置能力
(一)消防演练:筑牢生命“防火墙”
6月24日,安康桃花里项目模拟钢筋加工棚火灾事故,现场浓烟升腾,警报骤响。应急总指挥立即启动预案,七大专项小组协同作战:疏散警戒组3分钟内引导200余名作业人员沿应急通道撤离至安全区,同步完成火场警戒;现场抢救组携带8组干粉灭火器及消防沙对初期火源进行扑救;医疗救护组利用担架、急救箱对“受伤人员”实施止血包扎,配合120完成转运。当火势“失控”时,消防救援车抵达现场采用“分割包围”战术灭火,全程演练仅用时25分钟,实现“报警-响应-处置-救援”全流程闭环,实现了“快速响应、科学处置、安全撤离”的预期目标。
(二)综合演练:以练为战“筑防线”
6月17日至18日,铜川职院项目开展“应急演练周”系列活动,通过“安全咨询日”、“防高坠”实战演练、《中国中冶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口袋书》学习三维度,强化全员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。发放了300余册《施工安全手册》,向200余名一线工人普及施工安全、用电消防等知识。针对高处坠落风险开展实战演练,模拟2号楼外架作业层工人坠落事故,通讯联络组30秒内完成报警,抢险救援组迅速开展止血包扎等急救措施,警戒疏散组同步隔离现场,全程8分钟完成救援。最后结合医院专家点评修订应急处置细节,通过VR体验增强警示教育实效,提升实战能力。
(三)实战实训:淬炼风险“抵抗力”
6月13日,霍尔果斯农副产品项目以 “宣练学” 模式提升应急能力,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。项目部以《中国中冶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口袋书》的学习为基础,开展了全员“应知应会”教育培训活动。结合现存风险和环境特点组织开展了一场针对性的消防应急演练,从灭火器“提、拔、握、压”操作要领到火场逃生“弯腰捂鼻”技巧,以实操演示强化全员技能,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,提升协同作战能力,增强员工安全意识。
以练促改:筑牢安全生产长效机制
每场演练后,分公司均组织“复盘-培训-整改”三部曲:通过对演练流程、装备配置、协同效率进行全方位评估,形成《问题整改清单》;联合消防、医疗机构开展“安全微课堂”,针对演练暴露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培训;对应急预案进行动态修订,将优秀处置经验转化为标准作业流程。本轮演练累计发现并整改隐患12项,修订预案1版,开展专项培训3场,覆盖作业人员500余人次。
安全演练不是“一阵风”,而是守护生命的“永恒课”。作为扎根西北的央企骨干,西北分公司将持续以演练为镜,以实战为基,推动安全管理从“被动应对”向“主动防控”转型,为区域经济建设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央企姓党、安全为民”的责任担当。